许家星:十九世纪前期基督新教徒的儒学观——以柯大卫《四书》译注为中心 内容提要:柯大卫对《四书》的首次完整英译,带有鲜明判教贬儒色调。其《四书》译注基于《圣经》诠释视域,较为全面地表达了对儒学宇宙本体论、人性修养论、圣人治化论的批判性解读,具有儒耶经学的比较特色,体现了... 11月25日宗教门类351评论传教士 基督教研究 阅读全文
谢一峰:从私议到公评:南宋士人对于道教的态度与思考 内容提要:该文从宋代(尤其是南宋)士大夫对于道教的总体态度、限制方法,及其在佛道对比和三教交涉中的定位这三个方面,分别其私人话语、学术话语和社会话语诸层面,对两宋士人对于道教之态度的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梳... 11月25日宗教门类291评论道教研究 阅读全文
吴越 张春泥 卢云峰:反思“农村西方宗教热”:迷思还是事实?——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分析 【内容提要】 以修远报告为代表的“农村西方宗教热”观点认为,西方宗教在我国农村地区,尤其在北方农村占主导地位;农村地区的一些结构性因素导致西方宗教更易于传播。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当代中国... 11月25日宗教门类271评论农村宗教 阅读全文
李大华:全真道教的现代宗教仪式及其科本分析——以香港为例 摘 要:全真道教最初很可能没有成套的宗教仪式,却因宗教发展的需要建构了自己的宗教仪式。正一教和全真教虽然各有自己的宗教仪式,但彼此差别不大,也共享某些仪轨和科本。香港全真教的宗教仪式既遵大传统,... 11月25日宗教门类370评论道教研究 阅读全文
李革新:舍勒的受苦论与佛教的受苦论的异同 摘 要:舍勒在《受苦的意义》一文中对受苦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并且对佛教进行了深刻的评论。本文从苦的概念、苦的原因、灭苦之道和苦的熄灭四个方面对舍勒和佛教的受苦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希望对我们理... 11月25日宗教门类195评论佛教研究 阅读全文
傅有德:犹太精神刍议 内容摘要: 犹太民族在其产生、成长的过程中积淀成了自己的心理定式、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性、气质和品质,即犹太精神。本文借助比较方法,通过对犹太教的经典文本和历史研究,结合对犹太人生活习俗的观察和省思,从... 11月25日宗教门类196评论犹太教研究 阅读全文
张晓林:佛耶二教在谭嗣同《仁学》“天”概念重构中的作用 摘 要:谭嗣同的《仁学》是中外各种思想传统综合影响的产物,《仁学》中基本概念的建构,无不反映出这种混杂性影响。例如,《仁学》中“天”的概念,既有传统儒家的思想因素,又受到基督教和佛教的深刻影响。谭嗣同... 11月25日宗教门类185评论佛教研究 阅读全文
刘澎:基督教文明与美国强盛之基 [论文摘要]:要认识美国、说明美国,必须深入美国社会内部挖掘美国强盛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美国的宗教。仅仅从政治、经济制度角度,还不足以说明美国强盛的深层次原因。美国的文明是建立在基督教基础上的文明,是... 11月25日宗教门类169评论文献资料 阅读全文